首頁 男生 都市娛樂 大醫淩然

《大醫淩然》第608章 沉穩

大醫淩然 志鳥村 2816 2024-02-25 14:35

  第608章 沉穩

  馬硯麟覺得自己有點牛了。

  孟杉是什麽人?
人家幾年以前,就在各種學術會議中露臉了,英文的sci發了一篇又一篇,三五不時的就給運動員做做手術啥的,名人效應不止擴散到了醫學圈子裡,圈外人士也都有所了解。

  正因為如此, 孟杉40歲不到就開始在醫院裡鬧騰著分家,最終落戶外資醫院,就是仗著他有招牌效應,有多名的明星病人……

  盡管說,孟杉比之國際知名的專家,還有一段的距離,以至於他沒能攬上中國出去的籃球、網球、羽毛球等國際項目的明星運動員, 但在國內, 孟杉已經算是頭部的醫生了。

  他要是到雲醫來, 骨科主任肯定是要掛橫幅出迎的,醫院領導談不上倒履,正兒八經的穿雙鞋過來,也要給面子招待一番的。
當然,這隻是行政方面的待遇。

  到了學術和醫療本身,雲醫骨科主任能做的手術,孟杉估計都能做,孟杉做過的手術,骨科主任想提意見,都得思量再三,而孟杉提出的醫療方案,雲醫骨科上至主任,下至住醫, 肯定都要仔細聽取,認真研究……

  馬硯麟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人家的地位和水平放在那裡呢。

  但在剛才,馬硯麟卻是與孟杉辯論了一番。

  而且, 好像是辯贏了。

  馬硯麟在腦海中一遍遍的重放這個過程。

  “我辯贏了?
”馬硯麟疑惑。

  最終,馬硯麟還是得出了結論:我辯贏了。

  馬硯麟猜測,孟杉或許是不擅長跟腱修補術的。

  他可能比雲醫的骨科主任擅長跟腱修補術——雲醫的骨科主任估計有多年不做這個手術了,但就算是常做這項手術的副高和主治,也不會比孟杉做的好。

  但是,馬硯麟做的更多。

  跟著淩然的這段時間裡,馬硯麟跟著淩然起碼做了200台的跟腱修補術。

  不僅如此,淩然撰寫的關於跟腱修補術的論文,馬硯麟也都是二作三作,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
最重要的是,主刀跟腱修補術這種事,馬硯麟同樣做了不少。

  就某種程度而言,馬硯麟掌握的跟腱修補術的知識,可能比孟杉還要多。

  由此帶來的信心,簡直讓馬硯麟膨脹,乃至於癡迷。

  戰勝孟杉啊,甭管是什麽原因,都夠小醫生吹噓幾年了,也許可以吹噓一輩子,畢竟,許多小醫生的輝煌時刻,也許就是那麽幾分鍾的時間……

  “你還不能說。
”左慈典的殷殷囑托,不斷的在馬硯麟耳邊響起:“你要是說了,骨科肯定就不能放人了,這是明擺著的人才流失,主任是要丟臉的,那怎麽行!

  馬硯麟是忍耐了再忍耐,才壓下了自己吹噓的欲望。

  他的腦袋畢竟是清楚的,現在跟著淩然一年多,學到的東西就可以懟孟杉了,要是再多跟幾年,指不定就能學到懟一輩子的東西,而吹噓這種東西……當然也是可以吹一輩子的。

  “淩醫生,今天有兩個跟腱修補術的病人,是普通的病人,我想試試看。
”術前會診中,馬硯麟扣扣索索的提出要求來。

  他這雙手啊,太想做手術了,壓都壓不住。

  淩然坐在桌子的一端,沉穩的看看手裡的時間表,道:“今天的手術比較多,我可能沒時間過去,你自己能行嗎?

  有沒有上級醫生照拂,對下級醫生的決策是有決定性影響的。

  這就好像做題有沒有標準答案一樣。

  同樣難度的題,若是有人給出標準答案的話,過程總能編出來一點,由此猜測出思路也不難,但如果沒有標準答案的話,那過程就非常曲折了。

  相似的,沒有上級醫生照拂,下級醫生在做出很多決策以後,就有可能陷入迷茫中,經常容易處於一種狀態中:我剛才是不是搞錯了?
我有沒有搞錯?
我該搞錯了吧!

  不過,普通的跟腱修補術在骨科手術中屬於較為容易的,馬硯麟已經是有能力做的了。

  何況,他自己主動提出來,又怎麽會否定自己。

  馬硯麟肯定的點頭:“我能下來。

  “那左慈典給馬硯麟看一下。
”淩然左右一看,就給馬硯麟配了左慈典。

  馬硯麟是規培醫,還不能自己獨立做手術,左慈典……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但畢竟是隻住院醫了。

  馬硯麟興緻昂揚的點頭,接著就站了起來,衝動的想要立刻做手術去。

  他站起身來,才注意到窗外還是全黑的。

  淩晨4點鍾的術前會診,當然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

  馬硯麟冷靜了下來,扭動了一下腰胯,重新坐在了綠蘿和吊蘭中間。

  左慈典羨慕的看了看馬硯麟的腰下,道:“腰困了?
做手術,可得是有一副好腰。

  “我老婆讀書去了,腰太好手累。
”馬硯麟說著握住左慈典的手,道:“左醫生,合作愉快。

  ……

  六點。

  馬硯麟戳開了第一個病人的跟腱。

  他用的是achillon法的微創手術,麻醉以後,再給大腿綁了止血帶,就在標記好的跟腱斷裂處做切口。

  對普通的病人來說,動輒以月起步為恢復期的祝-淩跟腱修補術並無必要,尤其是到了30歲還沒成為體育愛好者的患者,用微創方式縫合的跟腱,並不妨礙他們在31歲投身體育運動,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而對馬硯麟來說,讓他做祝淩跟腱修補術還不足夠,做微創則是綽綽有餘了。

  就是在骨科裡,年輕醫生們也是用偶爾獲得的斷裂跟腱來練手的。

  3厘米的開口,比常見的切口略大一點,但也符合規範。

  馬硯麟小心的定位了斷裂的跟腱,再將achillon的兩內角合並,從腱周膜與近端跟腱內插入。

  “組織鉗。
”馬硯麟要了器械,又有些生疏的道:“左醫生,你用紗布清潔外周。

  “好。
”左慈典應了一聲,道:“紗布。

  等護士遞了紗布過來,左慈典就將被血液汙染的視野清理了乾淨,以方便馬硯麟的操作。

  對馬硯麟,左慈典要說不羨慕是假的。
就像是呂文斌一樣,馬硯麟也主刀的機會在漸漸增加,如果他最終能夠定科在急診而非骨科的話,馬硯麟想必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機會。

  左慈典也想獲得這樣的機會,但他並沒有那麽著急。

  年齡讓他的精力和體力下降了,也讓左慈典的忍受力提高了。

  他相信,自己總能等到適合自己的機會。

  嗤。

  手術室門被踩開了。

  淩然戴著口罩,背著手入內,莫不言聲的站到了馬硯麟身邊。

  “淩醫生……”馬硯麟有些心虛。

  “繼續做,我看一眼。
”淩然是完美級的跟腱修補術,瞅一眼患者的情況,就知道手術的進程怎麽樣了——雖然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問題,但就基礎部分來說,淩然也不覺得需要立即指摘出錯誤來。

  馬硯麟正在調整跟腱,以利於縫合,有淩然在旁,不禁慌亂了一些。

  淩然默默的看著,並不催促。

  漸漸地,馬硯麟也就習慣了淩然在身邊的狀態。

  斷裂的跟腱,終於被調整到了achillon的兩根內角之間。

  馬硯麟不由松了口氣:“導針,縫線。

  他要開始縫合了。

  一遍,兩遍,三遍……

  淩然看著他的動作越來越確定,再緩緩開口,道:“又有需要做跟腱修補的患者送來了,馬硯麟一會去接手。

  “又多一個?
”馬硯麟高興壞了。

  “兩個。
”淩然道。

  “一天4個跟腱斷裂的患者?
”左慈典嘖嘖兩聲:“和過年一樣。

  “都是從粵東來求醫的。
”淩然道:“有問題再來找我。

  淩然說完,再踩開手術室門離開了。

  馬硯麟卻是不由咂咂嘴,對左慈典道:“東科是粵東的。

  “恩,可能隻是巧合。
”左慈典的老臉發皺發黃,表情沉穩,像是一顆沉穩的牙結石似的。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