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蜀王府。
蜀王朱至澍接到秦良玉的密信後沒有第一時間打開,而是看向送信之人。
送信的人并不陌生,正是錦衣衛百戶王忠。
“王忠。
”蜀王問。
“卑職在。
”
“你覺得秦良玉這個人怎麼樣?
”
王忠想了想:“回蜀王殿下,卑職以為秦總督胸懷坦蕩,有安邦定國之志。
”
蜀王點點頭,端起面前的酸梅湯嘗了一口,“其實,孤也是這麼想的。
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場,古所未有也,其忠忱武略,足愧須眉已。
”
“這樣吧,你回去之後給秦良玉傳個口信。
等擊退流賊之後,隻要她親自來蜀王府向我請罪,孤就不上書參她了。
”
王忠眨了眨眼睛:“回蜀王殿下,卑職一定将殿下的話送到。
”
蜀王再次點頭,伸手拿起密信,漫不經心的拆開信封,将信紙拿了出來。
一目十行...
嗯?
蜀王的臉色頓時變得陰晴不定起來。
他左手捧着密信,側着身子借屋外的陽光再次将密信的内容仔細看了一遍。
啪!
蜀王狠狠地将信紙拍在桌子上,臉上寫滿了憤怒。
秦良玉為了籠絡民心,讓他減免蜀中百姓的田租。
如果說借錢是奉了陛下旨意,那麼讓他減免田租算什麼?
齊聚文學
這些田地都是王府财産,怎麼如何也輪不到她秦良玉插手。
旋即,他又恢複了平靜。
“呵,秦良玉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孤可是大明親王,豈會聽她指使。
”
王忠表情開始複雜起來。
他本想說些什麼,可是看到蜀王得意的表情後,又不忍打斷。
“王忠,你想說什麼?
”蜀王見狀,有些納悶的問。
王忠輕咳一聲:“啟禀蜀王殿下,來之前秦總督讓我給殿下捎句話,說寫這封信的目的是告知,不是商議。
”
“什麼?
”蜀王沒反應過來。
“咳咳,秦總督已經按照信中的内容實施了。
”
蜀王終于反應過來......
“豈有此理?
豈有此理!
欺我太甚,欺我太甚啊!
”
“不行,絕對不行!
”
“秦良玉啊秦良玉,你......”
“來人。
”蜀王被氣的臉色很是難看。
“在。
”
“讓成都知府來一趟!
不,讓四川巡撫來一趟,孤要彈劾秦良玉。
”
門外的侍衛一臉為難的答道:“啟禀蜀王殿下,四川巡撫正在長壽一帶剿賊,一時半刻怕是來不了。
”
蜀王愣了下,站起來左右踱步思考着對策。
正在此時,左右長史來到大殿之中。
他們剛要開口,發現蜀王正怒不可遏的在殿中踱步。
猶豫片刻後,左長史躬身道:“啟禀殿下,秦良玉發來公文,說是讓...”
右長史補充道:“說是讓王府減免百姓田租。
”
“不行,絕對不行”蜀王有點破防,聲音變得十分尖銳。
“可是...”左長史一臉的為難,“秦良玉在公文上說她有便宜之權,這份公文等同于聖旨,若是不遵,後果自負。
”
蜀王此時的心情已經不能用氣憤來形容了。
他氣的不是減免百姓田租,而是秦良玉的做事風格。
他可是大明尊貴的親王!
不要面子嗎?
如果秦良玉親自來一趟,好好商量一番,他大概率會同意減免田租。
可秦良玉是怎麼做的?
直接派人通知他一聲!
你這叫求我辦事?
用這種方法對待親王?
“秦良玉居功自傲,犯有欺罔,僭越,狂悖,專擅,貪婪,侵蝕之罪。
并脅迫大明親王,強迫孤獻銀減租,罪不可恕。
你們立刻上書陛下,請陛下聖裁。
”
左右長史先是拱手領命,随後小聲問:“殿下,秦良玉的公文怎麼辦?
我等是遵守還是不遵守?
”
蜀王沒理他倆,對着王忠說道:“王忠,信件已經送到,沒事的話回去複命吧。
”
王忠很有自知之明,施禮離開。
等王忠走後,蜀王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氣。
他的面子雖然早已被秦良玉踩在腳下,但是當着王忠的面,該放的狠話還是要放的。
他看向王府左右長史,不耐煩的說道:“問問問,就知道問!
這種事還用問嗎?
”
左長史一臉的為難:“此事關系重大,還望殿下明示。
”
蜀王瞪了他一眼:“敢抗旨不遵?
不想活啦!
”
“秦良玉要兵有兵,要錢糧有錢糧,更是兼着四省總督,千萬不能和作對!
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咱們沒法攔也攔不住。
等流賊敗了,自然有她的好果子吃。
”
“百姓的田租免的越多越好,最好是全都免了,到時候陛下肯定會給我一個交代!
”
“是,我等這就去安排。
”
随着這道消息傳出,整個蜀地的百姓很快沸騰起來。
他們對朝廷和蜀王好感倍增。
導緻的直接結果就是秦良玉的募兵計劃進行的很順利。
間接結果更多,基本都是對朝廷有利,對張獻忠不利。
張獻忠雖然兵多将廣,來勢洶洶;但是秦良玉,曾英,龍文光,楊展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
雙方在涪陵,長壽,酆都,忠州一帶拉扯,各有勝負。
張獻忠攻不進四川,秦良玉也無法擊潰張獻忠。
大明朝下路戰事暫時進入相持階段。
如果說下路進入相持階段是一個好消息,那麼中路京師的消息一個比一個壞。
手裡拿着一摞塘報的王承恩一封接着一封的念着。
“皇爺,李憲忠送來消息。
多爾衮兵敗後一路往南,他尋了半個月沒有尋到蹤迹,請皇爺再給他幾天時間。
”
“唐通塘報,多铎已從居庸關撤兵北上,不知是繼續圍攻宣府鎮,還是打算從獨石口離開退往關外。
如果繼續圍攻宣府,則京師無憂。
如果是從獨石口退往關外,唐通預測多铎會從其他地方再次入關。
”
“黃得功塘報,其主力已到達大名府(大名縣)西北三十五裡的魏縣,前鋒被劉芳亮部擊敗,損兵數百退回魏縣。
”
“大名府李性忠派人冒死出城送來密信,他已将城中全部糧食收集起來,每日按人頭進行分配。
除士兵外,所有人員糧食減半。
可即便這樣,也隻能再堅持二十多天。
”
“屆時無糧可吃的他們隻能對戰馬下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