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落幕
通商銀行依仗高盛和李老二的資金扶持,一躍為香港排名前十的大型銀行,有的就是錢。
它不同於香港的大型銀行,香港的大型銀行一般都有最低存款的限制,如果不足1萬,會收一定的月費。
可通商銀行沒有這個限制, 開戶免費,去掉了全世界都有的所謂的工本費,存一塊錢也讓你存。
同時,沒有抵押物,憑照工資流水,依然可以貸款。
這開啟了小額貸款的新模式,跟格萊珉銀行有相同的業務理念,但是因地製宜, 產生了決然不同的業務模式。
如果真的按照格萊珉銀行的模式,把貸款的對象放在真正貧困的農村婦女身上,依照中國三農問題的國情,通商銀行肯定活不長,會死的很慘。
通商銀行小額貸款是以個人或家庭為核心的經營類貸款,其主要的服務對象為中國內地及其香港地區工商個體戶、小作坊、中小外貿企業和上班族。
。
貸款的金額一般為20萬元以下,1000元以上,放款的條件很寬松。
許多銀行並不認可通商銀行的這種模式,隻是當做笑話看罷了,他們更傾向於向大企業一次性放貸幾千萬、幾個億,它們不否認小額貸款能夠盈利,可是小額放貸需要的人力成本比想象中的高多了,完全是浪費時間。
甚至高盛都不怎麽同意,奈何李和是大股東, 他們投資的也不多,在這種事情最終也沒怎麽較真, 算是默認了。
通商銀行進入莫斯科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了300萬美金收購了烏克蘭瀕臨破產的達美銀行, 這家銀行隻有負債,沒有資產,唯一可取之處在於它遍布獨聯體首府的網點。
因為有高達2000萬美金的負債,所以一直是無人問津,好企業多的是,傻子才肯接手這樣的銀行。
但是李和為了節省時間,通商銀行的人一匯報過來,他立馬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通商銀行在國內商界早就是如雷貫耳,這次把網點設置在了莫斯科,自然引得了許多中國人爭相來借款,而通商銀行更加的放款了借款的條件。
這些中國人拿到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到火車站從送貨的中國人手裡接貨,一萬罐罐頭,一天就出手了。
夾克、針織衫成火車皮的輕而易舉的賣掉了。
這些勤勞的中國人在幫助蘇聯人民換新衣服、新鞋子。
進入12月份,莫斯科氣溫已經在零下,從11月開始,俄羅斯日均最高氣溫低至冰點以下話說莫斯科的冬天冷不冷,德國人和法國人最有話語權了,拿破侖和希特勒先後都跟俄國人懟過,最終都是敗在了這讓人欲哭無淚的天氣上。
凍死人太平常不過了,特別是針對一些無家可歸者來說。
李和最怕冷的,他這樣的性子是肯定不願意出門了,他把自己包成狗熊一樣,正在有暖氣的酒店一樓大廳裡喝茶,同時聽一些別人的匯報,偶爾做一些指示。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為立國69年的蘇聯劃上句號,蘇聯議會從此解散,代表們互相告別,各奔東西,從此標志著一個昔日的大國一一一蘇聯已經成為歷史。
一個時代宣告結束,人們分道揚鑣,時代走入動蕩和未知。
這個新年,李和又回不去了,他不知道該怎麽跟何芳交代了。
電話裡,李覽喊爸爸的聲音更加響亮了,說話也更加清楚了。
“對不起了。
”他真的有很強的愧疚感。
“行了吧,我就不信你還真不回來了,就這吧,我去給你家裡寄點東西。
”何芳說話還是那麽的爽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