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將軍,夫人她有讀心術!》第512章 衛雲旗登了古先生的門
第512章 衛雲旗登了古先生的門
隨著天氣一天天的涼了下來,西南的製糖坊也忙碌了起來,今年少說多了七八家的製糖坊,就是百家所在的蒼溪縣也多了一家,這些製糖坊規模不大,隻做紅糖,就算沒有直風竈, 就一口大鐵鍋一天熬煮上五六個時辰,出個百來斤的紅糖還是能辦到。
這些人存足上千斤的糖就會外出售賣,價錢比大的製糖坊低上兩成,好賣的很。
這些都和張仙玉的猜想有出入,也給張仙玉帶來了壓力,因為那個有了作坊的村子也是和百家簽訂了文書的,人家的村長和主事的人親自登門, 好話說了一籮筐又做出了三倍的賠償, 他們也不能拿別人怎麽樣。
損失一個村子的甘蔗不算什麽,就怕其他村子也有有樣學樣。
百菖蒲說了,“隻要我們全部降價就能擠死那些小作坊。”
張仙玉自然是不會這樣做的,“這是下策,小作坊是容易擠死,而後我們要怎麽辦?又漲價?更沒辦法和商會裡面其他老闆交代,何況那些小作坊也不用加入商會,就挑著膽子叫賣,若是這樣我們都容不下他們,人家會說我們無容人之量。”
“我們眼下要做的就是保證甘蔗不斷,然後增加新的客商,做出更多的新糖。”
百菖蒲為難了,前面兩點都沒辦到,做新糖就隻有福兒會啊。
當天晚上張仙玉又找到了百福兒,想和她商量做新糖的事, “隻要是做的, 都有你單獨的一份分紅, 這一點嫂子絕對不會虧待你。”
百福兒端出來一碟子果脯給她,“這是蘆柑, 嘗嘗。”
她想過了,既然其他的糖要不就是不方便包裝,要不就不方便保存,那她就不去想那些更新更奇的,就從果脯身上下功夫,“外面有蜜餞賣,但都是用蜂蜜來醃製的,價格不便宜,種類也不多,我們有砂糖,完全可以用砂糖來做。”
“這東西做起來容易,保存的久,應該是好賣的。”
“.常見的桃子、杏子、李子、棗子都能做這樣果脯”
她一邊說張仙玉一邊品嘗,可能是糖吃多了些,聞著那股子香甜的味道就覺得有些膩味,小小的咬一口又有蘆柑特有的香氣,“倒是和橘餅差不多。”
“差不多的東西嘛。”百福兒又端出來一碟子糖花生,花生已經被白霜糖給裹住了, 聞起來香的很,張仙玉吃過一顆又去拿了第二顆,“這個好,花生的香和霜糖的甜混合在一起,好吃。”
“要把眼睛放出去,也不要局限於我們村子有什麽,你看麥芽糖裡面裹上了松子也是好吃。”
“也不用覺得隻有我會做,作坊裡那些人,隻要他們有什麽好的法子,或者做出了什麽稀罕的糖就可以送來找你品,要是好就買下他們的方子,隻要錢給的到位,作坊不缺好吃的糖果。”
她是不敢小覷這些人的智商的,尤其是那些整日在竈房裡轉悠的婦人,隻要給她們機會極有可能折騰出好東西。
張仙玉明白了她的意思,很快又去忙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遠在千裡之外京城衛雲旗再一次登了古家的大門,尋求古先生的幫助。
要說衛雲旗的名聲轉換的實在是快,以前還是姑娘家隻可遠觀而不可湊近的紈絝,轉眼人家就成了探花郎,又去戰場上拚搏了一番,還親手將敵軍首領斬下馬,一回京就是有軍功在身的人了,那往上撲騰的人家是越來越多。
別說衛家隻是說他定了親,就是成了親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撲騰的人都信奉隻要鋤頭揮的好,就沒有城牆挖不倒,以至於隻要衛雲旗出現的地方都能偶遇一些平日裡極難出門的姑娘。
這些姑娘或是嬌羞或是活潑,或是明豔或是可愛,各有各的美。
這人一旦是看上了誰,那任何表情都有其獨到之處,若是衛雲旗笑了一下,那就是朝著自己笑的,俊美逼人;要是橫眉冷對,眼中滿是不耐,那就更不得了了,誘惑值直線上升,最後逼不得已之下衛雲旗又當上了紈絝子弟,整日身邊都跟著一群狐朋狗友,專門跟著一起看姑娘。
原本這些衛雲旗都沒放在心上,偏最近忽然出現了一個無父無母的郡主,身份尊貴又身世可憐,無意中見了衛雲旗一眼就表示自己瞧上了,為了將人得到那是尋死覓活了幾次,不過都沒死成。
感受到壓力的衛雲旗隻能到古家尋求古先生的幫助。
“老夫就說你這小子一雙桃花眼,不是個好的,人家柳家小將軍長的比你還好看,怎麽就沒女子看上他?”
古先生恨鐵不成鋼,“人家是一殺神,幾個姑娘有膽子去看他的臉,你說你沒事走在路上傻笑什麽?”
衛雲旗老老實實開口,“最近在準備聘禮,想著要成親,高興。”
古先生唾棄的看了他一眼,覺得年輕小子就是沒名堂的很,之前一副你欠我錢不還的樣子,現在定親了就把之前自己乾的事全忘了。
都是些臉皮厚的。
“你說這事我也有聽聞,好好當你的差,這事落不到你手上。”
這就是表示要為他做主,也是給他怪徒兒撐腰,見衛雲旗木頭一眼的杵著古先生很不滿意,求人幫忙空手就來了,一點也沒有他的小徒兒上道。
嘁!
衛雲旗摸了摸鼻尖,覺得古先生的脾氣實在是琢磨不透,明明之前還好好的,忽然又對他冷眼,仔細回想他也沒說錯什麽話啊。
再回想上次來,古先生分明是笑的見眉不見眼,數錢的時候.
數錢?
手隨心動,兩張百兩面值的銀票就出現在了他的手裡拱手遞到了古先生的跟前,“小子來的匆忙,也不知道師父喜歡什麽,隻能俗氣了。”
“是俗氣。”
古先生一副更不滿意的樣子。
衛雲旗又摸出來兩張銀票,“小子一點心意還請師父笑納,回頭一定重新補了拜禮送上,師父不收小子心裡也不安,以後若是福兒妹妹曉得了,隻怕要怪小子。”
古先生這才接過銀票,“看在小徒兒的面上,就不與你為難了,下不為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