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娘子且留步

《娘子且留步》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

娘子且留步 姚穎怡 4289 2024-02-28 14:59

  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

  柴晏梗著脖子,皺著眉頭:“大哥,你這是小看我。

  太子微笑,道:“有件事你可能還不知道吧,老三封王的詔書已經擬好,等到給他把封地定下來,就要詔告天下了。

  柴晏眨眨眼睛,他覺得太子的表情透著古怪,怔了怔,忽然想起有什麽不對了。

  “隻封三哥?
二哥呢,我呢?

  太子強忍著想要哈哈大笑的衝動,闆起臉來,道:“父皇說了,老二和你,什麽時候把親事定下來,就什麽時候封王。

  柴晏氣得跺腳:“大哥,你還是我大哥嗎?
我以為你是了解我的,你應該清楚,我和二哥不一樣,二哥想當和尚,我可不想。

  太子好整以暇:“老二可沒說他想當和尚,怎麽,他和你說了?

  “那倒沒有。
”柴晏沒好氣地說道。

  “行了,若是還沒有想好要什麽獎勵,大哥就替你記著,你什麽時候想好,就什麽時候來要,一直有效”,太子伸手摸摸柴晏的腦袋,“已經分府了,可也要經常回來,娘總是惦記你。

  柴晏擡起眼睛,眼眶發紅:“三哥封王,是不是就要就藩離京了?

  “父皇的意思,是想讓你們全都留在京城,當然,若是你們執意要走,父皇也不會反對。
”太子說道。

  柴晏心頭一動,問道:“福王呢,如果命他回京,他恐是不會答應,又會鬧出夭蛾子。

  太子問道:“小七,你有辦法了?

  柴晏想了想,道:“柴薈留京,讓柴承去保州府。

  太子雙眼微眯,朝著柴晏的腦袋來了一記:“臭小子,鬼主意倒是不少,我和父皇商量商量,給你找個地方去觀政。

  “好哩。

  柴晏說完就走,剛走幾步又被太子叫住:“去看看娘。

  當年江皇後在生下三皇子柴益之後,接連生下一女一子,都是落草便夭折了。
江皇後大受打擊,精神萎靡,有一次,她獨自從屋裡出來,恍恍惚惚地向湖中走去,被年僅十歲的太子看到,將她拖了上來;還有一次,她把丫鬟們打發出去,自己在屋裡懸梁,當時還是裕王的皇帝恰好回來,將她救下。

  好在後來柴晏出生了。

  柴晏生下來就健康漂亮,哭聲洪亮,隨著他一天比一天調皮搗蛋,江皇後的狀態也越來越好,在和小兒子鬥智鬥力的過程中,每天神采奕奕,百病全消。

  上午的時候,江皇後見了兩位命婦,聽太醫來報,三皇子妃又有喜了,江皇後大悅,讓人送了一大堆東西過去,又讓人去叮囑太子妃,把柴浩小時候穿過的衣裳找幾件送去三皇子府。

  忙完這些事,江皇後便靠在貴妃椅上聽楊素雲讀書。

  楊素雲讀的是前朝滄海叟所著的一本遊記,這本書江皇後已經聽過幾遍,快要能背下來了,楊素雲讀了上一句,她就知道下一句,雖然寫得有趣,可是江皇後聽著聽著,還是打起了瞌睡。

  正在這時,一名內侍躡手躡腳走進來,楊素雲看他一眼,內侍壓低聲音說道:“楊姑姑,七殿下來了。

  內侍的聲音很低,正在假寐的江皇後還是聽到了,她立刻來了精神:“快讓他進來。

  柴晏一陣風似的跑了進來,打破了一室寧靜。

  殿裡檀香嫋嫋,柴晏揉揉鼻子:“娘,您要學二哥出家了嗎?
那您還是修仙吧,修仙不用剃光頭。

  江皇後隻要看到小兒子,便是滿血復活。

  “你回京城了,什麽時候回來的?
怎麽瘦了?
也黑了。

  “我挺好的,娘,您倒是長胖了。
”柴晏說道。

  江皇後下意識地低頭看看,好像是胖了。

  柴晏:“我沒想來,是大哥逼著我來的,我不喜歡進宮,您知道的。

  當年他離家時,他的家還在王府裡,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等他再回來時,他們家已經離開封地,搬進京城,偌大的皇宮裡,隻住著爹娘和大哥一家。

  姐姐和姐夫要回來,需要提前遞牌子,三哥一家連同他,全都被轟出去分府單過了。

  用民間的說法,他們分家了,三哥和他,就是被分出去的。

  柴晏覺得,他已經沒有家了,皇宮不是他的家,他回來做什麽?

  江皇後卻無法理解他的感傷,問道:“我前兩天讓人給你送了補品和藥材,你回府記得要用。

  柴晏翻翻眼皮:“改天我讓人送回來,您給父皇和大哥用吧,我還年輕,用不上。

  “路上可還順利,有沒有受委屈?
”江皇後又問。

  母子倆聊了幾句,江皇後問道:“我聽說你們臨走之前,陸錦行正在和蘇家大小姐議親,議得如何了?

  柴晏:“您別聽那些命婦們胡說,蘇家大小姐長了個塌鼻子,陸錦行看不上,沒有議親那回事。

  “他們相看了?
你怎麽知道人家是塌鼻子?
”江皇後好奇。

  “不是相看,是那位蘇家小姐去找陸錦行,陸錦行走到哪裡,那位蘇小姐就能找到哪裡。
不僅是塌鼻子,而且鼻孔朝天,陸錦行嚇得不成,我原本沒想帶他去辦差,是他主動請纓,說他在京城住不下去了,一定要出去躲一躲。

  柴晏說到這裡,哈哈大笑。

  江皇後歎了口氣:“你看看陸錦行,都能被小姑娘追得到處躲,你怎麽就不能?

  柴晏一拍腦袋,站起身來:“娘,我該走了,改天再來看您。

  柴晏說走就走,直到他走遠了,江皇後才恍然大悟,這小子是急著去見顏姑娘吧。

  江皇後又歎了口氣,對楊素雲說道:“年輕真好啊。

  十三歲的時候,她隨母親到京城親戚家祝壽,在壽宴上巧遇十五歲的柴冀,後來她去上香,又一次遇到柴冀,再後來,她去書鋪買書,還是能遇到他。

  那時她以為真的是巧遇,後來才知道,除了第一次以外,後面的相遇都是柴冀的安排。

  她是名門淑女,出自世家大族,家裡的規矩很多,她知道自己不能和柴冀私下見面,可是卻忍不住,總想看到他。

  後來母親得知這件事,便提前帶她回了中原。

  江家世代書香,不想與皇室聯姻。

  不能見面的那兩年裡,柴冀給她寫了很多信,幾乎兩三天便是一封,她卻從未回信,但是那些信卻被她珍藏起來,夜深人靜時,她便會拿出來看,她以為她和柴冀是沒有將來的,她會在與別人成親之前,把這些信全部付之一炬。

  後來孟家登門,孟老夫人說服了她的祖母,就在她及笄的那一天,賜婚的聖旨到了,孟老夫人將淑妃娘娘賜的金簪插到她的頭上

  “顏家的姑娘已經及笄了吧?
”江皇後問道。

  楊素雲點頭:“已經及笄了。

  江皇後笑道:“及笄了好,及笄了好。

  柴晏也覺得顏雪懷及笄了是真好,及笄了就該出嫁了。

  隻是顏雪懷卻不這樣認為。

  她覺得早戀無所謂,可是早婚是萬萬不行的。

  剛剛送走柴晏,董萬千便問她:“你們是不是快要成親了?
你們成親以後,我是不是就不能住在你們家了?

  顏雪懷瞪她:“你哪隻眼睛看到我們要成親了?

  “兩隻眼睛全都看到了,晏七出去辦差還不忘給你帶禮物,還說你們不是要成親了?
”董萬千說道。

  柴晏給顏雪懷帶來一匣十二隻不同款式的花簪,給李綺娘和小滿也帶了禮物,就連長住在青萍巷的董家姐弟也有份。

  顏雪懷擺弄著那些簪子,柴晏這個騷包,無時無刻不忘提醒她已經到了年紀該出嫁了。

  宮裡,太子去見了皇帝,把柴晏提議讓柴承就藩保州府的事說了,皇帝微笑:“這不是和你想的一樣嗎?
你們兄弟這次想到一起去了。

  太子便道:“父皇,小七在平城,以及此番賈士君的案子上皆有出色表現,兒臣想讓他到六部觀政,您看如何?

  皇帝頷首:“那就去刑部吧,讓傅文明看著他,朕還放心。

  次日早朝,皇帝連頒三道旨意,三皇子柴肅封端王,寧王柴承賜藩保州,七皇子柴晏刑部觀政。

  保州與平城接壤,州城與平城府相隔僅一百餘裡,而太皇太後所在的白鹿山,便在保州府與平城府之間,這便是讓柴承替先帝柴冉盡孝,承歡膝下了。

  消息傳出,百姓們紛紛稱讚皇帝仁慈,太皇太後先後痛失兩個孫子,白發人送黑發人,若說不傷心難過那是不可能的,現在孫子雖然沒有了,可是有重孫子,什麽,重孫子是過繼的?
過繼的也一樣,都是姓柴的。

  隻有一小部分人在悄悄嘀咕,保州與平城離得那麽近,簡直和一個地方沒有兩樣。

  一地兩藩王,這是要相互製約啊。

  福王根基深厚,寧王初來乍到,又隻是個小小孩童,誰勝誰負,一眼就能看出來。

  可是寧王背後是寶安王府啊,他有親生的祖父和父親,還有一大堆叔伯,這些都是他的親人,他們能幫他。

  果然,很快便又傳出新的消息,鎮國將軍柴延年,與兩個弟弟,連同各自家中女眷,一起陪同寧王就藩。

  柴延年是寧王的親生父親,由他照顧四歲的寧王柴承,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了。

  此時的京城已經入冬,柴晏去了刑部觀政,每天上衙下衙,生活規律,晚飯要麽在李食記,要麽就在青萍巷。

  無論是李食記的夥計,還是青萍巷裡夏二姐等人,都把他當成了老闆娘的準女婿,李綺娘對他的態度還是淡淡的,但是每次柴晏來了,她都會親自下廚。

  日子如水,緩緩過去,這一天柴晏帶了柴浩出宮,半路上刑部堂官傅文明讓人找他,刑部那邊臨時有事,讓他回去。

  柴晏想讓人把柴浩送回東宮,柴浩死活不肯回去,無奈之下,柴晏隻好把他送去了李食記。

  小滿和董小白還沒有放學,李食記也還沒到上客的時候,後廚裡都在忙碌,柴浩這裡看看,那裡摸摸,這裡的人,除了從平城來的幾個人以外,別人全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隻當他是老闆娘準女婿的小侄子。

  代大廚抓住柴浩的手,瞪著眼睛:“餓了就說話,不許偷吃。

  待到小滿和董小白放學回來的時候,就看到柴浩吃得滿嘴油光。

  李綺娘見三個孩子湊齊了,也就不再管了,開了一間平時不常用的偏僻雅間,讓他們在裡面做功課。

  大牛從外面跑進來,手裡拿了一封信:“老闆娘,國公府的人送信過來。

  國公府不是第一次送信,齊慰的信件是通過軍驛送到京城,再由國公府的人轉交給李綺娘。

  李綺娘連忙擦擦手,接過信回到做帳的那間小屋。

  齊慰在信上說,他明日便要啟程回京了,福生也跟著一起回來。

  李綺娘看看日期,齊慰此時應該已在路上。

  李綺娘把信放好,走出小屋,便忙活起來。

  整個下午連同晚上,李食記的人都覺得老闆娘像是在趕時間。

  晚上,東宮來人,接走了玩得不亦樂乎的柴浩,順便帶來了太子妃的禮物,禮物是給小滿和董小白的。

  給小滿的是一方古硯,給董小白的則是一隻小玉馬。

  東宮來的人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嬤嬤,說話也很是客氣委婉,隻字未提東宮和太子妃,稱呼柴浩也是小公子。

  小滿心知肚明,可是董小白卻不知道,他扯著柴浩大聲說道:“耗子,下次你再來就直接到學堂外面等著我,我們學堂不遠有處林子,我帶你去那兒打鳥。

  “大白,你要說話算數,對了,你別忘了要給我一個彈弓的,你上次說過。
”柴浩聽說董小白給了小滿一隻彈弓,他也想要。

  “好,下次我從家裡拿過來,你來了就給你。
咱們交換。
”董小白揚揚那隻小玉馬,用彈弓子換小玉馬,不虧。

  三個小孩依依不舍,如同生離死別一般,直到柴浩跟著老嬤嬤走了,董小白才歎息道:“耗子真慘,又要失去自由了。

  這一次,小滿沒有反駁,他鄭重點頭:“沒錯,耗子回去,就像坐牢一樣。

  他深有同感,宮裡的日子和現在相比,可不就像坐牢嗎?

  流水帳,過渡一下~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