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禀大人,市場上的糧價已經降到了一千八百文一石!
”
陝西糧商降價不到半個時辰,錦衣衛便将消息告訴了曹化淳。
“快,快讓他們拿着銅錢去買糧!
花錢快的有賞,花錢慢的罰俸!
”曹化淳下達了一個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命令下達後。
錦衣衛,與錦衣衛有合作的商号,當地守軍,衙門差役全部出動
為了盡快花完手裡的銅錢,錦衣衛甚至雇傭百姓組團去買糧。
短短幾天時間。
西安糧商的存糧被買走了大半!
起初他們還沾沾自喜,以為降價起到了的作用。
可是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後,他們高興不起來了。
因為他們已經猜到了曹化淳下一步的計劃。
曹化淳下一步的計劃很簡單。
此前用于平抑糧價的四十萬石糧食已經賣的差不多了,銅錢買來的糧食搖身一變成為官糧,繼續用于平抑糧價。
也就是說
商人為了應對糧價暴跌,賣糧變現。
結果這些糧食被曹化淳買走了,他用買來的糧食繼續拉低糧價。
糧商用自己的糧食“幫”曹化淳拉低糧價。
妥妥的搬石頭砸自己腳!
等糧商反應過來的時候,曹化淳已經用最快的速度買到了足夠多的糧食。
“通知呂大人一聲,就說從糧商手裡買來的糧食質量一般,需要再次下調糧價!
”曹化淳看着庫房裡堆積如山的糧食,再次下令。
呂大器當然求之不得,非常愉快的傳達了降價通知。
“今日糧價一兩八錢銀子或一千八百文一石,想買的排在裡長後面,每戶每月限購兩石,一手交錢一手交糧!
”
消息傳出後,陝西糧商們哭了!
“朝廷也太欺負人了,用一千八百文的價格買咱們的糧,然後以一千八百文的價格轉手賣給百姓。
百姓們隻認朝廷的糧,不認咱們的糧。
”
“這件事不能怪百姓,畢竟第一批平抑糧價的官糧質量太高了,百姓無不追捧!
”
“事是那麼回事,可現實是朝廷的糧賣一千八百文,咱們的糧最多隻能賣到一千七百五十文!
”
“想賣糧就得跟着降價,降還是不降?
”
“要我說啊,不降!
等朝廷的糧賣完了,咱們的糧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
”有人提議。
“别做夢了,你知道朝廷現在有多少糧嗎?
”
“多少?
”
“據府衙的差役說,朝廷此番至少囤積了八十萬石糧食!
按照目前售糧的速度,可以賣到夏糧上市。
”
“這”
商人們說不出話來了。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等新糧上市,他們手中的舊糧将進一步貶值。
損失也将進一步加劇!
糧商難受,屯糧的士紳比他們還難受。
士紳屯糧的本意是把銀子換成糧食,以應對銀子兌換銅錢的貶值。
現在可倒好
糧食比銀子貶值的速度不但非常快,幅度還很大。
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内。
同樣一石糧,已經從最高點的三兩降到了一兩八!
也就是說,他們囤積的糧食不但沒有升值,還縮水了四成。
如果繼續坐視糧價下跌,那麼他們将會遭遇的損失隻能用前所未有來形容。
形勢所迫下,屯糧的士紳們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諸位,”一個士紳咬着牙說道:“朝廷故意用低價官糧打壓陝西糧價,咱們得想個辦法啊!
”
“辦法無非兩個,”另一個士紳說道:“一,跟着降價,用最快的速度把糧食換成錢,屆時無論糧價跌成什麼樣,都與咱們無關。
”
“二,不降價繼續死磕,等待糧價反彈。
”
“糧價反彈?
”其他士紳笑了。
糧食不是古董。
古董放的越久越值錢。
糧食放的越久壞的幾率越大,再加上新糧上市帶來的沖擊,舊糧隻會越來越不值錢。
笑聲過後,士紳們變得沮喪起來。
糧價下跌的時候就擺在面前,他們必須面對。
“諸位,”最開始說話的士紳又說話了,“我有個法子。
”
“什麼辦法?
”
“再等十天半月。
”
“為何?
”
“現在陝西糧價已經降到了每石一兩八,朝廷已經達到了平抑糧價的目的。
此前為了平抑糧價,朝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會想方設法回本。
”
“嗯?
”在場的士紳紛紛一怔。
這個理論不但新穎,還很有說服力。
在他們看來,朝廷不會放着錢不賺而去做賠本的生意。
朝廷想賺錢很容易,隻需稍稍擡高官糧售價即可。
每石漲二錢,一百萬石就能多賣二十萬兩銀子!
隻要官糧價格上漲,他們就能跟着漲價,從而減少損失甚至從中盈利。
“有道理!
”
“大家夥再等等。
”
“對,再等等!
”
然而曹化淳沒有給他們喘息的時間。
三天後。
曹化淳以存放不便,看管糧食的人手不夠為由再次調低糧價。
“今日糧價一兩七錢銀子或一千七百文一石,想買的排在裡長後面,每戶每月限購兩石,一手交錢一手交糧!
”
陝西糧商和士紳徹底炸鍋了。
官糧在百姓心中是糧價的标杆,别人想賣糧隻能比标杆低,否則根本賣不出去。
除了少數屯糧早的糧商外,絕大多數糧商和士紳的屯糧成本都持平或高于一兩六。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呐!
”
“完了完了,虧大了!
”
“素來聽聞朝廷缺錢要麼掠之于民,要麼掠之于商,現在果然應驗!
”
“額要錘死曹化淳和呂大器!
”
在士紳和糧商的咒罵聲中,曹化淳放出消息,表示他要把糧價降到一兩六。
“怎麼辦?
”
糧商們再次聚到一起商議對策。
“還能怎麼辦降價呗!
賠錢也得賣,否則全都得砸在手裡。
”
“不能再降了,降得越多賠的越多!
”
“早點賣完還能少賠點,賣的越晚賠的越多!
”
“或許”一個商人神秘地說道:“咱們可以換個思路。
”
“什麼思路?
”
“讓官糧漲價!
”
“官糧一直在降價,怎麼可能漲價?
”
“官糧價格誰定的?
”
“糧食是陛下調來的,價格應該也是陛下定的。
”
“錯!
陛下日理萬機不會管這種小事。
”
“你的意思是陝西三邊總督呂大器?
”
“據屯糧的士紳們說,糧食價格是大明錢莊陝西分莊的掌櫃曹化淳和呂大器共同制定的。
隻要搞定他們二人,就能搞定官糧的價格!
”
“這咱們和他們不熟啊。
”
“不熟沒關系,可以找錦衣衛的王千戶讓他幫忙搭橋!
”
“算了吧,他可坑了咱們不少錢。
”
“不找他也行,屯糧的士紳當中有人和呂大器頗為熟悉,他們打算近期找呂大器商量此事,咱們可以花點錢參與進去。
”
衆商人議論過後,紛紛表态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