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太子之病不宜頻繁更換大夫
次日朝堂。
鬧得不可開交。
且樁樁件件都是沖着安國公府來的。
先是有人參奏安國公府世子非昭回京。
是抗旨,是對皇上的大不敬之罪。
皇帝明确表示,出行前他就有聖谕。
待工事畢,需即刻回京複命。
這樁事對方剛啞火,又有人跳出來。
參奏安國公府教女無方,名節有損。
隻差沒有戳着安國公的鼻梁骨,罵他縱女迷惑儲君了。
安國公世子才立了功回來。
這些個妖魔鬼怪的就跳出來了。
皇帝心中十分惱火。
倒也不是說多護着安國公,就是這些人的嘴臉着實讓他不悅。
再說到鐘晚意,那是他看好的兒媳婦。
要不是蠢兒子不争氣,早以側妃入門了。
還能受這諸多委屈?
“怎麼,太子的頑疾你能治?”
“還是說,你對儲君有何看法?”
皇帝直接沒留情面。
對儲君有看法?
除非想着謀朝篡位!
那參奏的大臣直接噤了聲。
本以為鬧到此處也該停歇了。
皇帝真想說另外一樁軍務。
結果他才剛開口,一個“朕”字都尚未落音。
“啟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臣要參安國公世子克扣水利力工之工錢,偷工減料,中飽私囊。”
“這是證據,請皇上過目!”
一個走路都顫悠的老臣聲音洪亮,遞上證據。
看起來還有模有樣的。
皇帝那個心情,簡直别提了。
但當朝上書,他還是得拿出個态度來。
最起碼得仔細看了證據。
大太監送上奏本的時候腿肚子都在哆嗦。
皇帝還以為是安國公世子哪裡沒做妥當被人抓了小辮子。
結果一看奏本……
“混賬東西!”
那老臣正心中一喜。
結果就聽皇帝道:“捕風捉影也能算證據?當朕糊塗了不成!”
老臣被吓得“咚”一聲跪地上。
“皇……”
一句話沒喊完,白眼一翻,“噶”一聲暈過去了。
整個朝堂寂靜無聲。
正發怒的皇帝僵在原地。
“傳太醫。”
封行止打破這甯靜,淡聲吩咐。
皇帝也強壓下怒氣。
“來人,将楊尚書送往後堂醫治。”
但心中火消不下去。
“楊尚書年逾花甲,為國操勞至今,以至老眼昏花,病體孱弱。”
“朕當循仁君之道,給與安撫。今,着升楊尚書為從一品司業,賜良田百畝,以滋安老。”
皇帝都說是“老眼昏花”了。
那他參奏安國公世子的事自然就是無稽之談了。
“衆位愛卿,可有意見?”
皇帝威嚴問。
意見?
兩朝閣老都被打發回鄉種田了,誰還敢有意見?
“皇上聖明。”
衆人一緻高呼。
皇帝心裡“哼”了一聲。
這些人還不算太蠢。
接連三個勢力想要搬倒安國公府都沒成事。
皇帝的态度又擺在這裡。
想必短時間内不會再有這些幺蛾子了。
皇帝是這麼想。
但挑事的人可不一定都對準安國公府開炮啊。
比如……
“啟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皇帝黑臉。
但那人還是出列,跪在前方。
“皇上,太子年歲已足,冊妃之事不可再耽誤。”
此人腦子轉得快,沒提什麼“子嗣”。
因為衆所周知,如今的太子殿下“那方面”的問題還沒治好。
但既然能治,就不能耽誤了娶太子妃。
皇帝松口氣。
不是咬着安國公府不放就行。
再者,太子娶妃是正事。
“起來說話。”
皇帝微一擡手。
“皇上,臣有提議,不知可否?”
皇帝點頭示意他接着說。
“安國公嗣女溫柔端莊,醫術超群,為百姓治傷皆是親力親為,人品上佳。”
“商戶鐘氏女曾救太子殿下于危難,乃國之恩情,且太子殿下甚是鐘情。”
“老臣提議,不如先定下兩位側妃,以安朝邦。”
這人說話句句捧着,句句有理。
别說旁人,就連皇帝明知他别有居心,都說不出訓誡的話來。
那個什麼鐘氏女,皇帝有聽聞過兩耳朵。
那種人,看在救了止兒的份上,做個通房都勉強。
還側妃,想得美!
可鐘晚意……
兒子不争氣,讨不了人姑娘喜歡。
安撫不好老臣。
若他借此機會……
見他神情似有松動。
“老臣以為不妥。”
極少當朝發言的右丞相趕緊站出來拱手。
“皇上,安國公嗣女便是為太子正妃老臣都無意見。”
“但那商戶鐘氏女,且不論出身如何,隻說人品,便已是極為不妥!”
皇帝自然知道這點。
但這是個名正言順将鐘晚意指婚給兒子的機會。
若隻冊封鐘晚意一人,那便是現成的靶子出頭鳥。
他是想拉攏老臣,又不是想結仇。
“此事暫時擱置,一切待太子病愈後再議。”
皇帝擺手。
那提議的臣子垂眸眼珠子一轉。
又開口道:“皇上,臣提議安國公嗣女便有此意。”
“安國公嗣女醫術高超,且常來往于太子府,若定下婚事,便更名正言順。”
這話說的,還是暗指鐘晚意勾引太子。
皇帝能聽不出來嗎?
但……終歸兒子的名聲和病情重要。
“蘇卿,你認為呢?”
皇帝這就是松口了的意思。
因鐘晚意生辰發生的事,安國公早就有了準備。
此時無論是太子殿下自己提,還是别人提,差别都不大。
“啟禀皇上,小女歸府尚不足一年,此時議婚恐有損孝道。”
“老臣此後定會約束小女,注重太子殿下聲譽,少行走動。”
“還請皇上恕罪。”
安國公恭恭敬敬的跪地請罪。
賜婚?
不答應!
治病?
呵呵,我家姑娘都被戳着脊梁骨罵不貞不潔了。
還管你太子的假病好不好?
當朝拒婚。
即便話尚未說得很明朗。
皇帝還是很生氣,窩火。
但孝道大過天。
鐘晚意入嗣的确沒有超過一年。
人姑娘要盡孝道。
即便他是皇帝,說破大天去也無法勉強!
可太子的病……
“太子婚事是國事,亦是家事,衆位愛卿的意思朕知道了,也需與皇後商議。”
至于商議多久,那不好說了。
“太子之病不宜頻繁更換大夫。”
“今,朕授封安國公嗣女鐘晚意為正五品女醫,名入太醫院。”
“無需入宮點卯,隻需聽從内宮及太子府用醫調度。”
安國公略一皺眉。
卻也隻能應下。